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
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
文物首页

【文物】省文物修复专家柯传伦驻扎高明4个多月

wenwu】2017-11-17发表: 省文物修复专家柯传伦驻扎高明4个多月
佛山日报记者李艳平报道:昨日,在高明区博物馆,61岁的省文物修复专家柯传伦正与两名馆内工作人员一起,修复几个古代陶碗。从7月初开始到现在,在高明区博物馆驻扎的4个多月里,成功修复了80余件古

    省文物修复专家柯传伦驻扎高明4个多月

佛山日报记者李艳平报道:昨日,在高明区博物馆,61岁的省文物修复专家柯传伦正与两名馆内工作人员一起,修复几个古代陶碗。从7月初开始到现在,在高明区博物馆驻扎的4个多月里,成功修复了80余件古椰贝丘遗址出土文物。

有时一天也拼不了几块陶片

在区博物馆的古椰贝丘遗址出土文物整理室里,偌大的空间里,堆满了从荷城街道古耶村鲤鱼岗古椰贝丘遗址挖掘到的文物。这些沉睡了至少五千多年的文物,大概在2006年,从地下1米多的第8层新石器时代贝壳文化堆积层出土,根据挖掘时所处的不同探方而分开摆放着,包括动物遗骨、贝壳、陶片等,看上去极为细碎。

柯传伦的文物修复,便是从这成千上万年的碎片中,寻找出陶色、陶质、厚薄、纹路等一致的陶片,然后逐一小心拼接起来。除了靠眼尖之外,也要靠经验。“像这个罐,我从3个探方中才找到了几块陶片。有时一天也拼不了几块陶片,十天八天也修复不了一件文物,很耗时。以至于有时候找到了一块想找的陶片,会兴奋得把时间都忘记了。”柯传伦说,因此修复文物需要极度耐心和十分细心,耐得住寂寞,沉得住气。

在一排置物架上,整齐排列着80余件古椰贝丘遗址出土文物。这些修复好的文物,有豆、罐、釜、盆等容器或炊具,形状各异,大小不一,大部分原件都是残缺不全,用石膏弥补并连接在一起。细心一看,有的文物没有底盘,有的只有一个口沿,不过,所有文物内里总放置着一张纸,写上文物的种类、存在的问题说明等。

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在全省范围来说,时间是很靠前的,但它出土的文物,器型很丰富,让我收获很大。”他说。

修复过程中细节最重要

残缺的器皿,几块原陶片,怎么修复呢?柯传伦说,有口有底有接口,就能利用已有陶片和石膏,完整修复出原型,不同时具备就只能残缺部分。文物的修复,不能单凭自己的意志来进行。“有就有,没有就没有。”柯传伦说,细节很重要,比如,一块陶片若边上有一个曲折的突出位,那么就会成为文物形状的一个转折点。而在修复过程中,能找到两块相邻嵌合的陶片,往往靠的是细微的契合点。”

但是,即使有口有底有接口,有时也只是几片陶片,如何拼接出原型?这要经过公式计算得出数据,根据数据还原。他随后在圆盘上做了一个小示范:沿着一个半残缺的陶碗的口沿在纸上画一段弧度,随后用圆规和三角尺找出圆心,确定该弧度所在的圆大小,从而得出陶碗的口径大小,然后堆好沙模,把陶碗放在上面,用石膏填补缺位,再用跟随了他数十年的刨刀等工具,将细节修复好,磨光滑,磨匀称,厚薄统一。

柯传伦说,有时把已找到的陶片模拟拼接,会发现中间还有一块空缺,那么就要继续找,否则由于接口的磨合,空缺处的陶片会比较难拼进去。确定找不到,再用石膏代替。对于空缺部位,不能轻易就用石膏代替,要尽可能找到它。

正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考古工作的热忱,在2006年、2013年以及今年,柯传伦三次到来整理和修复古椰贝丘遗址的出土文物。

在柯传伦的修复下,古椰贝丘遗址有了物证,接下来,还会形成考古报告以及保护规划,促进遗址的保护和活化利用,成为高明城市形象推广的抓手之一。

(【wenwu】更新:2017/11/17 5:36:57)
大洋网讯“2017广州文化周·海丝映粤文物精品展”首次走出国门,当地时间9月21日,在葡萄牙埃武拉博物馆进行为期100天的展览。看文物展中葡海丝交流历史展览由广州市文广新局、葡萄牙埃武拉市政 >>
“全国馆藏古陶瓷类文物破损的大概有几十万件,从事修复工作的仅几百人,能独当一面的更是屈指可数,业内有一种说法,要修完现有古陶瓷文物起码需要上千年。”近日,国内著名古瓷修复专家蒋道银受邀来汉讲 >>
最新资讯  优势批发  最新供求  
 
返回上一页    回顶部    回首页